全國服務熱線:
400-713-0022
農業物聯網:改變三農的新科技
發布時間:2020-05-28
農業物聯網一般應用是將大量的傳感器節點構成監控網絡,通過各種傳感器采集信息,以幫助農民及時發現問題,并且準確地確定發生問題的位置。
簡單來說,就是將農業自動化、智能化,遠程控制的生產設備,做到更為精準、方便。
傳統農業,澆水、施肥、打藥,農民全憑經驗、靠感覺。如今,設施農業生產基地,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:瓜果蔬菜該不該澆水?施肥、打藥,怎樣保持精確的濃度?溫度、濕度、光照、二氧化碳濃度,如何實行按需供給?一系列作物在不同生長周期曾被“模糊”處理的問題,都有信息化智能監控系統實時定量“精確”把關,農民只需按個開關,做個選擇,或是完全聽“指令”,就能種好菜、養好花。
加快發展農業物聯網,是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舉措,是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,是提高農村治理水平的重要手段,對于農業發展、農民富裕、農村繁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。要準確把握農業物聯網的人機物一體化、生命體數字化、應用體系社會化、發展路徑“三全”化的四個特征,樹立系統設計、突出重點,政府引領、企業經營,需求導向、實用高效,左右協同、上下聯動,重視安全、重在持續的五個理念,推動農業物聯網持續快速健康發展。
農業物聯網原理
在計算機互聯網的基礎上,利用RFID、無線數據通信等技術,構造一個覆蓋世界上萬事萬物的“Internet Of Things”。在這個網絡中,物品(商品)能夠彼此進行“交流”,而無需人的干預。其實質是利用射頻自動識別(RFID)技術,通過計算機互聯網實現物品(商品)的自動識別和信息的互聯與共享。
農業物聯網有哪些結構組成?
農業物聯網架構可分為三層:感知層、傳輸層和應用層。
感知層:采用各種傳感器,如溫濕度傳感器、光照傳感器、二氧化碳傳感器、風向傳感器、風速傳感器、雨量傳感器、土壤溫濕度傳感器等來獲取植物的各類信息。感知層是物聯網識別物體、采集信息的來源。
傳輸層由各種網絡,包括互聯網、廣電網、網絡管理系統和云計算平臺等組成,是整個物聯網的中樞,負責傳遞和處理感知層獲取的信息。
應用層是物聯網和用戶的接口,它與行業需求結合,實現物聯網的智能應用。根據WSN獲取植物實時生長環境信息。如溫濕度、光照參數等,收集每個節點的數據,進行存儲和管理實現整個測試點的信息動態顯示,并根據各類信息進行自動灌溉、施肥、噴藥、降溫補光等控制。對異常信息進行自動報警。加裝攝像頭可以對每個大棚和整個園區進行實時監控。
農業物聯網擁有哪些功能?
1.實時監測功能
通過傳感設備實時采集溫室(大棚)內的空氣溫度、空氣濕度、二氧化碳、光照、土壤水分、土壤溫度、棚外溫度與風速等數據;將數據通過移動通訊網絡傳輸給服務管理平臺,服務服管理平臺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。
2.遠程控制功能
針對條件較好的大棚,安裝有電動卷簾,排風機,電動灌溉系統等機電設備,可實現遠程控制功能。農戶可通過手機或電腦登錄系統,控制溫室內的水閥、排風機、卷簾機的開關;也可設定好控制邏輯,系統會根據內外情況自動開啟或關閉卷簾機、水閥、風機等大棚機電設備。
3.查詢功能
農戶使用手機或電腦登錄系統后,可以實時查詢溫室(大棚)內的各項環境參數、歷史溫濕度曲線、歷史機電設備操作記錄、歷史照片等信息;登錄系統后,還可以查詢當地的農業政策、市場行情、供求信息、專家通告等,實現有針對性的綜合信息服務。
4.警告功能
警告功能需預先設定適合條件的上限值和下限值,設定值可根據農作物種類、生長周期和季節的變化進行修改。當某個數據超出限值時,系統立即將警告信息發送給相應的農戶,提示農戶及時采取措施。